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 | 周天一:清廷使团访欧观剧考

周天一 读书杂志 2019-04-09

编者按


一八六六年,清廷官员斌椿率团访问欧洲。此次出访,使团在巴黎和伦敦观看了多场戏剧,这是来自内地的中国人对近代西洋戏剧的首次接触。清廷官员的日记,记录了初次观赏西洋戏剧的新奇和眼花缭乱,但他们并未记录所看何剧。作者通过爬梳整理,考证出使团此行所看剧目。




清廷使团访欧观剧考 

文 | 周天一

(《读书》2018年4期新刊)

 

一八六六年,清廷派出使团访问欧洲,这次使团由六十三岁的官员斌椿率领,十九岁的京师同文馆英文馆毕业生张德彝随行出使。这是近代中国首次向西方派出官方使团,使团行迹遍及法国、英国、比利时、普鲁士、沙俄等国。使团由三十一岁的英籍总税务司鹭宾·赫德Robert Hart组织,赫德本人在伦敦等待使团到访,二十五岁的中国海关英籍洋员包腊Edward Charles Macintosh Bowra,又译包令)自中国出发,陪同使团出访。此时欧洲正值舞台艺术的鼎盛时期,中国使团在巴黎、伦敦观看了多场戏剧,这是来自内地的中国人对近代西洋戏剧的首次接触。


表现1866年中国使团在巴黎的版画(Paris - La mission chinoise et ses interpretes réunis dans leur salon de compagnie . in Monde Illustré , mai  1866)


一八六六年五月七日,中国使团乘火车到达巴黎。第二天晚上,斌椿、张德彝就走进了剧场观剧,这是中国使团在欧洲的第一次观剧。斌椿记录:

 

夜戌刻观剧,至子正始散,扮演皆古时事。台之大,可容二三百人。山水楼阁,顷刻变幻。衣着鲜明,光可夺目。女优登台,多者五六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剧中能作山水瀑布,日月光辉,倏而见佛像,或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奇妙不可思议。观者千余人,咸拍掌称赏。

 

同日,张德彝的记述更加详细,这位十九岁的年轻人仔细描写了剧场内的陈设、售票员和售卖望远镜的小贩等:

 

楼之四面高悬煤气灯,中一灯一千百枝,灯头千盏,缘泰西戏皆夜戏也。通宵只演一事,分四、五、六出。每出将终,垂帘少歇,则有卖扇、橘、酒水、新闻纸暨戏文者,亦有赁双筒千里眼者,往来招呼;客人亦可出外乘冷吸烟饮酒,而出入亦有执照。演戏者男优扮男,女优扮女。看戏者男女咸集,皆手执千里眼,有戏看戏;止戏时则以之四面看人,不论远近,罗列目前。少选,猛听静鞭数下,众皆悄然,已卷帘开戏矣。其戏能分昼夜阴晴;日月电云,有光有影;风雷泉雨,有色有声;山海车船,楼房闾巷,花树园林,禽鱼鸟兽,层层变化,极为可观。演至妙处,则众皆击掌叹赏,曰:“卜拉卧!卜拉卧!”

 

斌椿的出洋考察报告《乘槎笔记》初刻本封面


然而二人均未对剧场名称、地址和剧情有任何记载。根据斌椿、张德彝二人的描述中,能分析出当日中国使团所观戏剧的若干特点。演员众多,观众群集,这显然是一座大型剧场。张德彝所言“通宵只演一事,分四、五、六出”,是对西方多幕戏剧的描述,从这个叙述来看,张德彝当晚所看的是四幕以上的多幕大型戏剧。斌椿说“夜戌刻观剧,至子正始散”,即午夜十二点才散场,是相当长的一部戏。剧中“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显然是一出具有神话色彩的戏剧,并有复杂的灯光舞美效果。

 

查考当时法国巴黎颇有影响力的艺术杂志《游吟诗人》Le Ménestrel对巴黎剧院的相关报道,五月八日当晚巴黎皇家歌剧院Théâtre impérial de l'opéra上演了莫扎特的名剧《唐·璜》Don Juan,完全符合斌椿、张德彝所述特征。皇家歌剧院即今天的国立巴黎歌剧院,剧院成立于一六六九年,在中国使团访问之时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是巴黎最具影响力的剧院之一,陈设豪华。该剧为纨绔子弟放浪成性最终遭天谴、下地狱的神话故事,很符合惩恶劝善的宗教主题。该剧讲述两百多年前(“扮演皆古时事”)西班牙好色贵族唐·璜带着男仆,潜入总督府邸(“楼房闾巷,花树园林”)调戏总督之女安娜,还一剑刺死了年迈的总督。逍遥法外的唐·璜又一日寻花问柳时,在郊外遇到了被他抛弃的另一位贵族小姐艾尔薇拉,急忙躲避,留下自己的男仆与小姐对峙。男仆同情艾尔薇拉的遭遇,坦陈了主人唐·璜的斑斑劣迹。唐·璜游荡至乡村酒店,恰逢农家婚礼。他巧言令色邀请大家到他的城堡做客,只留下新娘与自己独处,并百般引诱。正在农家新娘即将上当之时,艾尔薇拉走了出来,揭发了唐·璜的行径。与唐·璜有杀父之仇的总督女儿安娜也走上舞台,三人准备联手严惩唐·璜。她们戴上假面具进入城堡参加舞会(“女优登台,多者五六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唐·璜还想再次引诱农家新娘,三位女性一齐扯下面具指认唐·璜为杀害总督的凶手,而唐·璜却凭借武艺冲出人群。当天夜里,唐·璜走到教堂墓地,发现了一尊新造的高大石像,正是被他杀死的总督。斌椿在剧中看到一尊雕塑,这位清朝老官僚将其误认为“佛像”,实际上就是这尊总督雕像。唐·璜戏谑地邀请石像共进晚餐,石像居然点头答应。当晚,走廊里响起沉重的脚步声,石像真的走进了唐·璜的餐厅。顽石开口,命令唐·璜忏悔自己的罪孽,但唐·璜置之不理,还挽起石像的手请他入座。突然,唐·璜碰到石像的手变得冰冷,四肢也冻结了,一声巨响,天降闪电(“日月电云,有光有影;风雷泉雨,有色有声”)掀起了大火,地面裂开,地狱之火熊熊燃起,最终将唐·璜吞噬。从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保存的一八六六年巴黎皇家歌剧院演出《唐·璜》的版画来看,唐·璜即将坠入地狱时,舞台上浮现一片烟尘,众多的身披浅色长袍的演员出现在半空,强光四射,似乎是在扮演地狱游魂。这虽然并非祥和景致,但其细节却与斌椿笔下“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的描写完全符合。可见,近代中国官员第一次看到的西洋戏就是这出《唐·璜》。

 

第二天,即五月九日(三月廿五),中国使团成员再次去剧场看戏。这一天中国使团在剧场见到了“法君”(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其人“年约五旬,隆准大颏,重眉八字,苍白胡须,气足神完,威颜凛凛”。根据陪同中国使团观剧的英国人包腊的日记记载,五月九日晚上“广英、德明(按:张德彝)、凤仪在同一天晚上去了安比古剧院Théâtre de l’Ambigu,刚好坐在皇帝的包厢的正对面。斌椿也去了”,该剧院当天上演的歌剧是《食铁者》Le Mangeur de fer

 

安比古剧院旧景(来源:es.wikipedia.org)


斌椿、张德彝对西洋戏剧表现出极大兴趣。在看了几场戏后,斌椿、张德彝对包腊说,“要尽量多地去剧场看戏,越多越好”。随后,他们又去了法兰西喜剧院Opera Comique观看了《教士草坪》Le Pré aux Clercs。《教士草坪》由费迪南·埃罗尔德Louis Joseph Ferdinand Hérold作曲,表现了一五八二年巴黎的一次宫廷阴谋,交织着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政治联姻之间的矛盾以及贵族间的荣誉决斗,场景涉及塞纳河畔的教士草坪及卢浮宫等。中国使团意犹未尽,在散场之后又去了沙杜莱剧院Théâtre du Chatelet看幻灯片La Lanterne magique。这是当时欧洲刚刚兴起的一种时尚,操作者通过移动玻璃底版实现画面的变幻。中国使团在巴黎、伦敦多次观看幻灯片,一些前辈学者将张德彝一八六六年日记中的幻灯片解读为“电影”,这并不准确(电影的问世要在数十年之后)

 

当时在法国时兴的幻灯片表演(来源:diaprojection.unblog.fr)


一八六六年五月十五日,中国使团到达伦敦。斌椿、张德彝又跑去看了多场戏剧。斌椿觉得戏剧“可观”,但要问他这出戏好在哪里,他只能说出“坐落宽大,扮演奇妙”八个字。张德彝则记载:“戌初,赫总税务司约看戏,在‘端木司’店后,园名‘昆音’。戏有舞弄真刀,施放真枪者。”

 

张德彝称园名“昆音”,是女王Queen一词的音译,该剧场名为女王陛下剧院H. M. Theatre,赫德为中国使团订下了包厢,观看歌剧《雨格诺教徒》Huguenots。该剧又译《法国新教徒》,系五幕六场歌剧,由贾科莫·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作曲,以一五七二年巴黎针对新教雨格诺派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为背景,剧情为法国女王安排下一桩政治联姻,让一新教贵族迎娶天主教领袖之女,以期达到宗教和解,但该女子此前已许配他人,新教贵族拒绝了这桩联姻。天主教势力对此深为嫉恨,磨刀霍霍准备对新教大开杀戒。遭到退婚的天主教领袖之女不忍新教贵族蒙难,将这一计划提前告知,并将他藏在府中,苦求贵族不要离开这一安全之地,因为离开这里就意味着死亡。钟声敲响,这是屠杀开始的信号,贵族为救新教教友,义无反顾地跳出了窗户,最终落难,被张德彝笔下“舞弄真刀,施放真枪者”所杀害。

 

澳大利亚著名歌剧演员Dame Joan Sutherland的经典舞台角色即为《雨格诺教徒》中的法国女王。

(来源:theage.com.au)


一路同行的英国人包腊也请斌椿、张德彝看了戏,身着中国官服的使团成员进入剧场,引发了当地媒体的瞩目。包腊选择了皇家奥林匹克剧院Royal Olympic Theatre的喜剧《金钱》Money。剧情为年轻贫困的阿尔弗雷德长期遭受其家族的鄙视,其远房叔父维西爵士尤甚。一天,阿尔弗雷德突然获得了一笔巨额遗产,于是那些往日从无来往的亲朋突然上门献殷勤,就连维西爵士也登门拜访,还想把女儿许配给阿尔弗雷德,最终当然弄巧成拙。这出喜剧讽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慕虚荣的贵族生活。

 

数日之后,中国使团赴曼彻斯特,又在当地的曼彻斯特皇家剧院Theatre Royal Manchester看戏。当天皇家剧院上演歌剧《浮士德与玛格丽特》Faust and Marguerite。该剧在当时有夏尔·古诺Charles-François Gounod和迈尔·鲁茨Meyer Lutz两种版本,均根据歌德名作改编,剧情大同小异。大致为恐惧衰老的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出卖灵魂换取青春。返老还童的浮士德遇到年轻的玛格丽特,但始乱终弃,抛弃了怀孕的爱人,还借助魔鬼之力在决斗中刺死了玛格丽特的哥哥。玛格丽特悲痛得发了疯,掐死了自己的孩子,被关进监狱,奄奄一息,可怜的女子临死前向上帝祈求宽恕。魔鬼出现,狞笑着要收取罪人的灵魂。天使下凡,玛格丽特的忏悔感动了上帝,她最终得到了救赎,升入天堂。散场后,使团随后坐上了夕发朝至返回伦敦的火车。斌椿感觉“演剧颇佳”,在火车上诗兴大发,连夜吟诗一首,兴致勃勃地描写了飞驰的火车:“初闻风啸声,俄顷似飞箭;前车如兔脱,后乘亦鱼贯……有时过村镇,灯火似奔电……瞬息六百程,飞仙应我羡。”


图为1866年英国产火车头(来源:gracesguide.co.uk) 


作为使团领队的斌椿在中文史料中评价并不算高,但他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在此次出访中给欧洲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英法媒体咸称这位老成持重的“斌大人”为中国绅士之典范。斌椿、张德彝都是爱戏之人,曾直接要求陪同的外国人多安排观剧活动,可实际上,这两位清朝官员虽然一直乐在其中,但对西洋戏剧却并不能理解。斌椿等清朝官吏首次出访欧洲,对欧洲的戏剧并没能看出门道,正如钱锺书先生言:晚清外交官看西洋戏,“也像看马戏、魔术把戏那样,只‘热闹热闹眼睛’,并不当作文艺来欣赏”。


1866年《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斌椿画像


张德彝作为同文馆毕业生,在出访时为斌椿做翻译,有一定外语基础。然而,张德彝也没能看懂剧情,语言的隔阂当然是一项重要原因。这一次斌椿、张德彝所观看的西洋戏剧,以法国歌剧为主,就连到了伦敦,赫德仍然带他们看了法国歌剧《雨格诺教徒》。张德彝是京师同文馆英文馆毕业生,并不懂法文。更兼之歌剧唱词对外文听力水平有更高要求,对这位初次出国的十九岁青年而言确实无法听懂,故也仅仅能留下对舞台、布景的直观记录。


 

 青年张德彝(来源:history.sohu.com)


此外,虽然张德彝在国内就爱听戏,但一八六六年初次出洋时的他并不懂西洋戏剧文学。钱锺书对张德彝的评价是“他的确事无大小,什么都谈,就只绝口不谈文学,简直像一谈文学,‘舌头上要生碗大疔疮’似的”。考察张德彝的历次出访日记不难发现,他对西方戏剧文学的欣赏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大部分驻外使节,但尽管如此,初次出洋时的张德彝对西洋戏剧几乎一无所知。张德彝此后长期担任驻外公使,经常观看西洋戏剧,并在日记中留下大量的观剧感想。通过考证不难发现,张德彝后来日记中提到的几部戏剧其实在一八六六年时已经看过(如《唐·璜》与《浮士德》),但他却毫无印象,这足以表明张德彝初次访欧时,尚不能达到欣赏剧情的水平。


“走向世界”丛书之《林鍼:西海纪游草、斌椿:乘槎笔记诗二种、志刚:初使泰西记、张德彝: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岳麓书社,1985)


斌椿老成迂讷,张德彝纵然敏求好学,却受阻于语言、文化隔膜,这两位中国官员一八六六年的欧洲观剧之旅终究只是一场“热闹眼睛”的肤浅体验,但足以反映当年新老两派官员对西洋戏剧不同的认识程度与欣赏方式。相对而言,斌椿常会记载在观剧前和谁吃了晚饭、哪位洋人陪同去的剧场之类的信息,显然他对迎来送往的人情世故更加在意。进入剧场后,斌椿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舞台上的布景、灯光,对舞美效果的记录比较翔实。而年轻人张德彝的目光则更加发散,对西洋剧场进行了全景式的观察,他对剧场的细节布置记载要比斌椿的记载详细得多,用词也更加正面,字里行间充满羡慕之情。诚然,斌椿、张德彝受制于时代局限,不能对戏剧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但他们在一八六六年暮春的欧洲之行,毕竟是内地的中国人对欧洲戏剧的初次接触,在中国戏剧史上当有破题之功。


*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文章版权由《读书》杂志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相关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